【二代接班】


中国的民营企业以家族企业居多,企业交班是个普遍难题。

1、一方面是一代想交班交不了班,另一方面是二代不愿接班或者接不了班。

2、老一代喜欢讲自己的成功经验,想让子女复制基因。如果环境没有变化,复制就没有问题,但如果环境变了,复制就会导致退化。

3、还有就是新老两代,思维差异比较大,新老思维难以融合,需要外部人的协助。

4、另外,一朝天子一朝臣,旧的老臣容易形成阻力,这时候也需要借助外部人来杀伐决断

5、二代缺的是应对真实世界的能力,他们之所以缺失这部分能力,说到底应该怪一代。老一代没有教会二代,也舍不得教他们的,是一种血性和杀气,是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狠劲,是敢于从零开始的勇气。

二代里面做实业的少之又少,老一代通常把二代当作温室的花朵来培养,很多事情大包大揽,导致二代没有机会经历一代的打打杀杀和市场的血腥,缺少真刀真枪。

这个时候就需要外部人,就像是古代习武之人都会请外面的师傅来教自己的孩子习武。外部人教给二代不是蜻蜓点水、照本宣科式的知识,而是真刀真枪的实战。

要找的外部人应该是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带着二代在市场环境中真刀真枪的博杀,在实战中边教边学。

但现在社会却充斥着六种假把式。

第一种:学院纯理论派

流行两个世纪之久的西方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已经不完全适合中国当下的市场大环境,当今中国市场出现的现象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而学院派还停留在照本宣科,拿一套理论生搬硬套。

第二种:高级职业经理人

他们更多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管中窥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只能片面地、割裂地看待问题,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企业很多问题都是系统化的,职业经理人最多只能解决局部问题,无法根本解决企业级问题。

第三种:不足二十年创业者

人从开始创业到把企业做大做强,直到把公司上市,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对创业者的能力要求完全不一样。

人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活下去,就要不断颠覆自我,不断清零,不断重新煅造自己,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大部分人往往做不到,很少有人能够废掉自己赖以成功的能力,从头再来。就像是武林高手每上升一个境界都要散功一次,在失去原有武功之后,才能修成更高层的神功。

其实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心理历练,这不是能力的历练,要从“什么都会”,到“什么都不会”,再到“什么都会”。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要有二十年的创业历程。

第四种:未曾第一决策人,

所有成功都来自对风险的把控,而不是单纯做事的能力。长期以来,第一决策人由于每一次决策都承担失败的风险,心理承受能力强,在生死存亡之间成长起来,自身的功力不断增强,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第五种:未曾企业做大者

小企业靠自己对市场的嗅觉,大企业是靠对人的嗅觉。

大企业一方面要学会“挥金如土”,也就是学会分钱。另外,要学会“杀人如麻”,及时砍掉公司曾经的功臣但不适合目前公司发展的人,就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把企业做大的人需要洞察人性。一方面要洞察他人的人性,不断花钱找适合的人干活;另一方面需要洞察自己的人性,自我修炼,修炼上帝视角,不断审视自己。

因此,把大企业做大的人越做越像是帝王,讲究帝王之术,这并非是刻意为之,而是不得不如此,否则面临死亡。尤其是在中国,中国是人情社会,相对来说,西方的组织内部反而简单很多。在中国,创业者需要不断完成人性的痛苦煎熬,做到这一点非常难。

第六种:不敢下场操盘者。

大量咨询公司都是纸上谈兵,不敢亲自下场。骗子最多的地方出现在咨询、国学和中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说空话,不负责任,不敢下场实操,都是假把式。即便自己起草的方案也不敢亲自实施落地,只会出来讲课,美其名曰培训师,其实是糊弄人。